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报考 -> 备考心理》:满足学生心理,提高作文讲评效益

满足学生心理,提高作文讲评效益

副标题:  作者:【】  所属:备考心理】  关注:0次  分享到:


新课标指出“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时时刻刻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参与、交流、合作氛围,..
    新课标指出“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时时刻刻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参与、交流、合作氛围,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学以致用。作文讲评对写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它既是前一次作文的评改总结,又是对以后作文的指导。但是长期以来,作文讲评被语文教师垄断,突出了终结性、独断性结论,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题地位,缺乏人文性。更有甚者删减了作文讲评过程,以作文评语代替讲评,导致学生写作水平得不到最大的发展。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深感满足学生心理,开放作文讲评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大地提高作文讲评的效益、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责令探索,彼必将用心而得大矣”。意思是说,学生自己写了作文,还是引导学生自己用心评改才会有所得。可是,传统的作文讲评是“老师讲,学生听”,口耳授受,学生像容器一样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阻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始终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讲评,当主角,使其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在作文课上,我常采取师生合作共同将平的方式进行讲评。 1、引导学生先评。“一千个读者,就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的文学底蕴、欣赏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意见。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情感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故此,我极少率先发表对某一篇文章的意见与看法,避免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真实看法及更有效的修改。通常我在课前选择一些能代表这次作文有点或不足的典型文章或片断,在讲评课上,结合电脑给全班看,读给全班听,放手让学生自由评。同学们七嘴八舌,摆优点,评不足,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兴致高的学生亲自在电脑上帮助修改,整个过程我只起补充、点拨作用。2、小组合作评议。每个人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作文,说明写作意图,选材与构思的经过;接着由全组学生民主讲评,协助修改,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朗读组内认为修改水平最高的文章。在这样的作文课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体现了语文工作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遗传的不同,在任何班级,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学生的作文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作文讲评,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性,针对不同作文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激起广大学生的作文热情,形成一种积极习作的氛围,促进班级作文水平整体的提高。对优秀层次的学生,讲评重在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点拨。怼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明确努力方向,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同时谨慎地使用鼓励、赞扬。过分夸张的赞扬,易使头脑清醒、热爱写作的学生感到教师没有给与真诚的帮助。相反,易使过分欣赏自己长处的学生飘飘然不知所向,频繁高度的赞扬会导致他们过分兴奋,助长他们自高自大,抑制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我在讲评优秀学生作文时,总是既做到热情,又避免夸大,既充分肯定优点,又指出缺陷,始终帮助他们对作文保持着兴趣,乐于探索,勤于超越。对作文较差的学生,讲评则多从观察、字、词、句等最基础的方面详加指导,树立写作自信心,鼓励他们迎头赶上。作文层次较差的学生,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作文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厌恶作文,害怕上作文课,对作文讲评表扬没有希望,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就需要用鼓励来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作文的积极情感。讲评这类学生的作文,要善于捕捉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热情鼓励,着力诱发习作的火花。我在讲评这类作文时,通常会“劣”中寻优,不放过他们用得好的一个词,一个标点……突出评析作文中的优点,极力赞扬,不吝溢美之辞;有意隐去种种毛病,放在个别指导时帮助他们认识、改正,激励促进他们早日成为作文的乐学者。在高年级作文讲评课上,我常常把单元训练重点、阅读课文和作文讲评的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对照比较、评判修改,从读中学写,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修改、欣赏能力。评判、修改作文的标准就是作文训练要求,它与单元训练重点是一致的。因此,讲评高年级的作文时,我常先引导学生复习单元训练重点,弄清这次评改作文的要求和重点。例如,注提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习作“记你敬佩的一个人”。讲评课上,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单元训练重点“抓住人物的特点”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这次习作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习惯等来体现人物的特点。评改这次作文就看自己的作文中的人物描写是否抓住了体现人物特点、品质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评改作文的关键在评,评的准,改起来就比较容易。所以,学生重温了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以后,我就引导学生对照训练重点重新审视、分析自己的作文。这是一个比写作文时更深刻、更严密的思维过程。学生写作文时,往往只顾着动笔写,想着快点写完,易忽略细致思考如何体现、落实写作训练重点。评改时则不同,学生带着写作训练重点,对已写完的作文进行有目的的审查,这是用写作训练要求检验写作实践的思维活动,方向性、目的性更强。学生准备改文章之前,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看看单元中的阅读文章,或借鉴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章,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吸取优点,扩宽修改自己文章的思路。例如,在修改我敬佩的一个人的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回忆单元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描写“救助车夫”的段落,讨论为什么这一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讨论,学生弄明白了“扶、跑、拿、蹲、夹、敷”这些动词体现了鲁迅对穷人的关心,“严肃的表情”等神态描写写出了鲁迅的忧国忧民思想,从而写明了为什么鲁迅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学生再动手改文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改起来有了参照,也就显得得心应手了。为了引导学生对作文讲评课产生“亲近感”,培养和发展学生讲评作文欲望、兴趣和能力,提高作文讲评效益,帮助学生养成乐写习惯,化完成写作任务为自我情绪抒发的需要。我除了采用学生自评、小组合作评改,对照评议等手段外,我还根据训练目的、重点、学生需要的不同,从学生学习心理、作文实际出发,综合采用讲评方式,如定期举行“小作家精彩语段欣赏”“我进步了——前后文对比自评”“讲评心得汇报”“朝花夕拾(再一次修改改过的文章)等方法,完成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