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报考 -> 备考心理》: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及疏导

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及疏导

副标题:  作者:【】  所属:备考心理】  关注:0次  分享到: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发现,现在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付出的代价很大,得到的却是诸多失望。现在的老师们很辛苦,付出的心血很多,得到的却是太深的惆怅。现在很多学生很累,付出的精力很足,得到的却是太多的挫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学..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发现,现在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付出的代价很大,得到的却是诸多失望。现在的老师们很辛苦,付出的心血很多,得到的却是太深的惆怅。现在很多学生很累,付出的精力很足,得到的却是太多的挫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障碍。学校教育应该既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既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发展,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陶冶;既能使学生身体健康,又能使学生心理健康。下面,我就农村中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以及如何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1.强迫症强迫症指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并为此烦恼。我校初一有个女生,上小学时成绩很好,升入中学后,由于竞争压力加大,导致做作业和考试过程中出现强迫症状,不管做作业或考试,她都要反复检查,一道并不难的选择题,要花10多分钟的时间检查,结果学习效率低下,考试题目大部分做不完。她也知道这种没完没了的反复检查根本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摆脱这种想法和行为。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有轻度强迫症状的学生还有不少,这些学生一般品行端正,老实厚道,性格内向,但是自信心不强。因此,我对这个学生不断的做思想工作,让她对自己充满信心,经过多次的谈心之后,她的成绩不断的提高,达到年级的前列。所以针对这种状况的学生,应该着重对他们进行了自信心的强化训练。    2.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是指在交往中紧张,不自然。我校一个初三叫李冰的男生,从小失去父母,和祖父母一起生活,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养成孤僻、胆小、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进入中学后,他很少与老师、同学交流,平时显得很拘谨,别人吃东西,他总是走到某个角落躲藏起来,别人多看他两眼,他就感觉自己的感情受到伤害,老师上课请他回答问题或上黑板板演,他总是心跳脸红,不知所措,有几次甚至伏在课桌上抽泣。他作文写得挺好,可是与人打交道时连话都说不清楚。类似的情况我校还有不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了爱心教育帮扶活动,让这个学生与富有爱心的、有经验的老师结成对子,一起学习、生活,鼓励他在学校寄宿,过集体生活。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有目的、有计划的人际交往训练,这个学生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最后顺利地通过中专招生面试,被一所师范学校录取。社交恐怖不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此,我们教师应有足够的重视。    3.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过度担心、焦急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把焦虑分为正常和病态两种。正常的焦虑是“与威胁作适当的反应”,并不由此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而病态的焦虑是指对威胁作出“完全不成比例的不适当的反应”,并由此产生压抑和心理冲突。我校一位初三女生,原来学习一直很好,一次,她数学没考好,被数学老师当众数落了几句。从此,这次考试失败的阴影就沉重地笼罩在她心里,渐渐地,她害怕考试了。每逢考试,哪怕是一次小测验,她都紧张得要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即使睡着了,也不断地做恶梦,常常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进了考场她更加紧张,脸色苍白,满手掌都是冷汗,好几次发生严重的身体反应:胃疼,呕吐。这种严重的考试焦虑使她的成绩急剧下降,从班里第3名下降到第27名。老师、家长十分着急。后经心理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她最终没有在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没有考取理想的学校。类似的情况我校还有好几例。问卷调查发现,我校有大约15%的学生有焦虑症状。这一情况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我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心理指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必须要求教师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考试失败和成绩差的同学。    4,抑郁症    抑郁是心情不佳、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初中学生是少男少女,已进入多愁善感的季节。一次小小的失败,一个小小的误会,一场小小的磨擦,都可能在其心灵深处制造一片灰暗的天空。我校一位女生,平时成绩很好,所有老师都认为她能考取重点中学,但人算不如天算,中考考砸了,她父母还算通情达理,并没有责怪她,而她却主动向父母表示自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情非常沉重,整日以泪洗面。一天早晨,她对母亲说,做人真没意思,活着也没劲,还不如死了好。她妈妈一听这话吓坏了,赶紧打电话请我们做做她孩子的思想工作。通过几次谈心,这孩子的情绪有所好转。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我校有16%的学生有抑郁心情,而且一般学生的抑郁征状是考试成绩下降造成的,考不好,心情抑郁,心情越抑郁,就越考不好,形成一个怪圈。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分层教学,分类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学改革思路。我相信,一旦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步入“考得好,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就越考得好”的良性循环轨道。    在总结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时,我认为“学”的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受“教”的心理障碍的影响。“教”的障碍不仅指学校,指老师,还包括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如果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不能齐心协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那么,我们的教育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该结合起来,老师,家长,政府部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们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