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报考 -> 备考心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与学生学习心理的适应与互动

高中历史新课程与学生学习心理的适应与互动

副标题:  作者:【】  所属:备考心理】  关注:0次  分享到:


高中历史新课程不好教,这是一线教师普遍的感受。如何解决“不好教”的问题,途径与办法肯定很多。笔者从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出发,尝试解决的办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使他们的教学适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励学生的学习,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才能..
   高中历史新课程不好教,这是一线教师普遍的感受。如何解决“不好教”的问题,途径与办法肯定很多。笔者从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出发,尝试解决的办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使他们的教学适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励学生的学习,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的课程和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学生喜欢新课程,积极学习新课程,形成一种教师、课程、学生三者融为一体的良性互动局面,我们就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不好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根据笔者观察,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其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但有一个是共同的,那就是课程与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志趣和需求。如果课程与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志趣和需求,学生就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好奇心理和报效心理,反之就会出现迷茫、恐惧心理和松懈放弃心理。前者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有助于学习,后者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不利于学习。   一般而言,学生的求知心理、好奇心理和报效心理具体表现为积极的学习情绪。“好奇心理”就是指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中感兴趣的内容产生的一种感兴趣的心理行为,具体表现为急切地、渴望地去深入了解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表现出一种很积极的、迫不及待的样子,而且由于好奇心理的作用,学生对这一类知识内容掌握得比其他任何内容都清楚、透彻、全面、牢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因为它会使学生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一股学习的冲劲,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如必修ш《近代科学革命》一课,采用《当时讽刺达尔文的一幅漫画》作为材料,使学生对达尔文的科学新发现、当时人们的传统观念与科学新发现相冲突、达尔文坚持真理敢于冲破世俗观念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等产生好奇,涌现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求解欲望。此时,教师适时予点拨,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所谓“求知心理”则是指学生都具有一种求知欲望,他们都希望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和方法,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业评价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所有学生的内心愿望。虽然,有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不认真、学习成绩不佳,然而,如果从这部分学生的内心深处而言,他们仍然是惦记(或偶然惦记)着学习功课的。因为哪怕是平时学习不太认真、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他们都仍然希望在考试时能够“合格”甚至得到“高分”。求知是人的与生俱有的心理需求。    如《梨园春秋》一课,正文介绍了中国戏剧发展的简单过程和国粹京剧的形成原因与过程后,练习题中的“知识链接”又介绍了中国的地方戏曲,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解析与探究”又用邮票等形式介绍京剧脸谱和京剧的四大行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课后练习中的“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所提供的材料如“墨家来源之一说”、“百家争鸣的深刻文化背景”、“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等,都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一定的求知心理。还有,“课后活动建议”和“综合探究”中的综合探究课有“从诗、书、画中发现时代文化特征”、“破解李约瑟难题”、“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后的“活动建议”有:“查阅资料,写孔子和老子的传记”、“辩论由‘黄老之术’到‘独尊儒术’的利弊”、“对比探究中国画和西方画”、“排演中国戏剧”等,这些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心理。    一旦学生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得到满足,其学习有了激情,有了动力,有了进步,他们就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种报效心理。所谓“报效心理”就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合适回报”的心理行为。所谓“合适回报”即俗语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报恩感。教师时常可听到学生私下里评说喜欢学××科、喜欢上××老师的课。凡说喜欢学××科的同学,其该科成绩肯定是该生所有学科中最好成绩的一科,而说喜欢上××老师的课的同学,××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成绩也肯定是其最好成绩的一门功课。让学生得到好成绩,体验成功的快乐,其作用就是使学生产生“回报”心理,形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如《诗言志  歌咏言》的两个框题: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出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朱敦儒《卜算子》  “想一想,这首词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情留于象”,让学生在欣赏诗歌之余,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个材料与设问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产生“一定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告知老师,展示给同学”的回报欲望。   但是,因新课程是一种“实验”,教材存在内容太多,难记忆;引用材料多,特别是古文多,使学生很恐惧;引用的部分材料太难。如“孔子的天命观”题;正文的行文表达太过于专业化,难理解,不够亲切等不足,使学生或多或少产生迷茫恐惧心理和松懈放弃心理。所谓“迷茫心理”,是指学生虽然内心希望学好知识,但很多学生面对那么沉重的学习任务,每门功课的知识又是那么的纷繁复杂,学生对此感到茫茫然,不知从何学起,如何才能学好那么多的知识内容,尤其是面对历史科,要求记忆的知识内容非常之多,历史知识又涉及到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些内容又都属于“过去时”,有不少还是距今相当久远、闻所未闻的,要记住它们确非易事,可能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后天兴许便忘记……,总之,“太麻烦了!”“放弃算了!”的心绪时时占据学生的心灵深处,所谓“学生负担重”,就是这个吧!   如必修ш《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这一课,课本先讲“知难行易”后讲“三民主义”,会让学生误解:“知难行易”在前,“三民主义”在后。其实“知难行易”是孙中山认为民国初年不少革命党人抛弃三民主义,放弃理想社会的思想根源是数千年来深入人心的“知易行难”说而提出的。内容安排不当,引起了学生的学习混乱,增大学习难度,徒添学生畏难心理。   又如必修ш《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讲到农学家袁隆平的成就时,旁边引用了“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也许编者是想通过引用一位外国名人的话来来验证袁隆平贡献的世界级份量吧。但我想袁隆平是一位扎根于中国广大农村,为农民办实事的农学家,不如引用农民自己的话:“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一靠袁隆平”。这话实在,同时又把党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与科技进步连在一起,学生感到亲近才好学。   对这些知识学习上的困难,我们老师的解困策略如果不适当,不及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松懈、放弃心理,讨厌学习历史,害怕学习历史,从而产生松懈放弃心理。   所谓松懈心理,是指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情景不能进入正常学习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时间松垮、情绪过分放松、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缺乏热情等,松懈的心态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在态度上轻视历史课的学习,历史课可上可不上的放任现象。   我想,教材编写者和我们教师,都要适当舍弃成人熟透的心态,高度尊重和把握学生的心绪,用一颗童心、真心和好奇心来编书和教书,才会、才能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知其所想所要,编出的书和上的课才会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受学生欢迎。如对《诗歌、小说与戏剧》一课,讲到雪莱的传世名篇《西风颂》时,如能把其中精彩的一段补充进去: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她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   像是灰烬和火星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撒播!   让语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啊,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诗人乐观的浪漫主义情怀,从而鼓励学生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厄。这样,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感悟,自觉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之源。    总之,课程与教材的编设,教师的教学,其施予的对象和主体都是学生,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差程度。“始于学生需求,终于学生满意”。唯有此功,课程与教学才顺。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