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是道坎儿!不同水平考生二轮复习经验方法总结, 快收藏!
副标题: 作者:【】 所属:【复习策略】 关注:0次 分享到:
此刻,对于高三学子来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制定一个对高考而言行之有效,且有助于成功的冲刺计划非常重要!那么现在,就来看看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吧! 知己知彼,制定有效的目标要制定有效的目标,最需要“知己知彼”。知己——对自己的“成绩定位”有..
此刻,对于高三学子来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制定一个对高考而言行之有效,且有助于成功的冲刺计划非常重要!那么现在,就来看看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吧! 知己知彼,制定有效的目标要制定有效的目标,最需要“知己知彼”。知己——对自己的“成绩定位”有清晰的了解;知彼——明白自己与理想学校之间有多少距离。1. 如何做到知己?首先我们做个小测试,你用平常成绩就可以对应找出最适合你的复习方式,超级实用哦,耐心测一测!在此之前,你首先需要了解,你是哪一类学习型格学生?【测评】你属于哪一类学习型格学生?【测评道具】高三以来大型考试各学科成绩单(月考级以上)【测评方式】根据学期各科的成绩,在下表1中找出各科成绩对应的水平范围,根据《语、数、英水平等级自测表(表1)》所得结果,找到与你实际情况相符的一项,了解如何制定最后4个月的备考计划。表1:语、数、英水平等级自测表(以150分为例)3A:综合全能型你是所有学生都渴望逆袭的目标,你的忧虑不应该是“如何逆袭”,而是“如何不被逆袭”,之所以在这个阶段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你过去的学习方法是可圈可点的,但进入到二轮复习,所面临的学习挑战也逐渐严峻,以往适用的学习方法也有可能渐渐“失灵”,因此一定要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持续保持学习优势。3B;2B+1A;1B+2A:优质潜力型你在综合成绩上表现比较突出,各科实力也相对平均,同时也具备有往更高水平冲刺的潜力,但成绩越高的人提升的效果就越不明显,因此你的备考之路相对于其它人要更难。在制定冲刺计划时,你可以在巩固当前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加大“求难”的比例,尝试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除了课本知识以外积极扩展知识面,冲刺高分。3C;3D;2C+1D;2D+1C:基础薄弱型你的综合基础相对薄弱,不论在文科或者理科上都存在有较大的学习问题,且更多是由于基础知识的缺漏或掌握程度不佳导致,同时也存在尚未完全适应高中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因此在制定冲刺备考计划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吸收,不盲目求难,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态进行分析诊断,及时调整改变不适应当前学习状态的方式,以免情况进一步恶化。同时存在B级以上和B级以下科目:偏科型语文、英语、数学作为文理科的代表科目,其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你对文理科的掌握情况以及擅长程度,因此当你发现有较明显的偏科倾向时,请一定要对其提高警惕,在冲刺备考计划中加强薄弱科目的学习,尤其学会寻找薄弱科目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扭转偏科劣势。该结果同样适用于做文理分科的参考。 如何做到知彼?我不上清华后悔一辈子(有决心)→知己:我目前成绩的定位(省排名100名)→知彼:清华大学往年录取前50名→我还需要进步50名→进步50名≈提高5分→距离高考还有90天(时间充足)→我要上清华!通过“知己知彼”制定的目标能够帮助你把“决心”变得具体,并提供对应的行动指南,让理想最终变成现实。众所周知,高考不是同班同学的竞争,也不是同校同学的竞争,高考是整个省份的学子同台竞技。平时的小考、大考很难测算你在整个省份的竞争力。那么,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成绩水平”和“了解与目标学校的距离”呢?除了询问师长,查阅往年目标院校的资料,同学们还可以利用相关数据,比如各省一本批次录取院校往年分数线,来推测你的省排名、与目标学校的距离、并且根据你目前的成绩选择更多优秀院校。 做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同学们普遍都经历过一轮到两轮的复习,对自己的强弱科目,以及知识点壁障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需要攻克的知识点太多。那么,我们可以在第一步“行动规划”的指引下,找出最有价值的“增分点”去重点攻克,这样你能清楚了解做每一份试卷、每一道试题的是为了什么,始终踩准自己的节奏。但超过50%的人在每年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新计划,却只有8%的人最后完成自己的目标。如何避免“冲刺计划”在3月份的时候制定,4月份的时候忘记,5月份的时候彻底慌了手脚?所以,你需要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第一步:回归课本,梳理知识回归课本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1、基础知识点梳理: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2、浏览课本辅助学习资料:“小资料”“课外读”等。3、注意对理科实验的复习,不能只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要注意常用仪器的使用,回顾做过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二步:回顾试题,查缺补漏1、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2、建议利用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要有对考试大纲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潜心研究高考试题对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怎么研究?1、做:做题的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2、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3、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这里面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专项训练,学会“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第四步:规范答题,保证时间特别要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语答题。很多考生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落实在试卷上,不能只看,答题时表达要准确规范,要会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准确无误。目前高考阅卷都是网上阅卷,对书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平时的书写一定要养成工整规范的好习惯。第五步:协调好考试与复习的关系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尽量减少无谓的丢分。同时做完每套试题之后,要总结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第六步:调节应试心态在复习中要实现巨大的跨越,就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信自己,笑口常开,这些对保持好的备考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其实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多大的提高与下降,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应学会调整心态。对于高考,甚至每一次考试,大家都要战略上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心态上轻视,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努力过就好,更何况努力后的成绩都不会太差~高考是场考验心力、智力和体力的持久战。高三复习备考最忌讳复习无序,学生个人要拟定相应计划。在剩下的备考日子当中,不同学情的学生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学习情况,贴合实际地为自己度身定做复习计划,重点复习相关知识,有条不紊地应战。 不同层次学生重点不同尖子生:扎实基础,稳步前进“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考上清华大学的肇嘉辉最强调的是“踏踏实实往前走”。他毕业于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在安排复习计划的过程中,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他认为,尖子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肇嘉辉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中等生:重视双基,重点专练“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虽然成绩中不溜秋,但老师还是没办法忽视我,我有冲劲。”吴章辉理解中等生身份的“尴尬”——忽略并不代表老师不关爱中等生,往好的地方想,“老师对我们应该还是挺放心的”。回顾自己的高三生活,吴章辉给像他一样的中等生支了一招:“激励自己,树立目标,让自己兴奋起来。”吴章辉的学习方法很明确——重视双基、淡化偏怪、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吴章辉还有自己的独特一招:他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后进生:抓中低难度题目,拿好基础分周正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很在乎高考,也在乎高三复习。他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参考书、习题集,但成绩依然不见起色。老师建议他:精选精练,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周正信奉“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我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复习中,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我知道,高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偏科生:强优补弱,一科也不能少秦嘉嘉是个文科生,她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成绩不好,高三的时候,一度想放弃数学,把时间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她的数学老师及时地摆正了她的想法,鼓励她各科要均衡发展,一科也不能少,这样才能考上好大学。老师建议她只买一本参考书,多做典型题型,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边做边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来解答这道题,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些题型里?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强。一份有效的“计划”能帮助你厘清思绪,找到自己的节奏。但你是否有决心死磕到底呢?你敢不敢把这份计划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让TA监督你?你敢不敢和自己打个赌,如果计划成功,就去和TA表白?你敢不敢给自己一个奖励,如果计划成功,就去做十件最任性的事?毕竟,高考虽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和数十万人最公平的竞赛,一生也许只有一次!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